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!快来看看怎样预防
最近又到了手足口的高发季节!
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预防手足口病。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手足口病,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,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,可引起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疱疹。
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3-7天,常常表现为:患儿口腔内、手足心、肘、膝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,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。一般无疼痛及痒感,愈合后不留痕迹。
家长们不必过度紧张,只要预防得当手足口病并不可怕!
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染的?
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,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,极容易传染。
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,经鼻腔、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,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。手足口病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、毛巾、手绢等物品传播,或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、患者喉咙分泌物(飞沫)、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、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等。
这些症状说明宝宝中招了
如果宝宝突然有发热、流口水、哭闹、拒绝吃东西,手脚出现红点或疱疹等现象,家长要警惕宝宝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。
那家长们平常要注意什么呢?
1. 本病在夏秋极易流行,家里要保持良好通风。2. 每日对玩具、个人卫生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。4. 每日对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。5. 教育宝宝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。
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,宝宝应及时就医,避免与外界接触,一般需要隔离2周。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。
如果在夏季得病,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,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。多喝温开水。患儿因发热、口腔疱疹,胃口较差,不愿进食。宜给宝宝吃清淡、温性、可口、易消化、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,禁食冰冷、辛辣、咸等刺激性食物。
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、流涎、哭闹不眠等,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,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,对不会漱口的宝宝,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。预防细菌继发感染。
宝宝衣服、被褥要清洁,衣着要舒适、柔软,经常更换。剪短宝宝的指甲,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,防止抓破皮疹。臀部有皮疹的宝宝,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洁干燥。
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,无需特殊处理,可让宝宝多喝水。体温在37.5℃~38.5℃之间的宝宝,给予散热、多喝温水、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。
总的来说,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还是要提高孩子本身的抵抗力,预防手足口从个人卫生做起!(儿童门急诊部王红丽 )